散白酒潜规、白酒收受礼物难以监管,业内私下调酒情况严重
1. 非正规市场主导散白酒产业
散白酒曾是过去中国白酒市场的主力产品,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,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口味的转变,白酒市场逐渐向中高端化发展,因此,市场主导品牌也逐渐从散酒转为了名酒。
然而,与此同时,散白酒市场却并未消失,反而在某些地区或场合发展得更为蓬勃。尤其是在一些正规市场不占优势的地方,如东北三省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散白酒仍然是主力白酒产品,据说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白酒为散品。
2. 白酒收受礼物难以监管
近年来,白酒市场的走向及其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,一系列管理政策也相继出台。然而,仍难以杜绝一些不规矩的行为。
比如,白酒收受礼物的问题。礼尚往来、送礼消费等传统文化观念,在一些地区根深蒂固,且国人对白酒有着极高的情感认同度,而白酒企业的又具有比较明显的地方性与行业性,这也使得白酒收送礼物成为一些官商之间的“渠道”之一。
3. 业内私下调酒情况严重
散白酒的品质泛滥、掺假和调和成为不少消费者和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。据报道,一些工业酒厂使用散白酒作为基酒进行加工,有些黑心头号产商甚至直接购买工业酒厂的废酒用于调味。
而散白酒自然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一些以生产散白酒为主的小酒厂为了快速获得高回报,存在对投入物料、生产环境、设备等投入少或不投入,那么小酒厂调出的白酒品质便无法确保。
4. 监管难点:如何规范散白酒市场
目前,监管部门对白酒市场的管理政策已经越来越严格,但是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,想要彻底解决散白酒潜规、白酒收受礼物难以监管和业内私下调酒等问题,还需要加强监管部门在几个方面的工作:
一是强化执法力度,从行业根源上整治不规范生产、销售行为,打击非法生产、偷税漏税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,提高违法成本。
二是强化品质管理规范,完善现有标准,加大市场执法力度,对于掺假掺杂、劣质、污染等不良产品,应加大惩戒和严打力度。
三是提高公众的知晓度,树立正确消费观念,引导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,让消费者更有消费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消费知识。
最后,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与白酒行业内部,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,加强市场信用等各方面监管力度,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白酒监管体系,才能从源头上规范白酒市场。
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努力,相信不久的将来,散白酒潜规、白酒收受礼物难以监管和业内私下调酒等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,白酒产业的发展也将求得更好的长远发展。